一秒记住【996小说网】 996xiaoshuo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369章李月兰给的暖心零花钱!(第1/2页)
村里若说还有其他的运力,那就属谢家的那两匹马了。
谢家的“追风”被谢锋骑走了,谢文这两次上学都是同谢吉利坐村里的牛车去的县里。
现在谢家就还剩“闪电”和那个由板车改造的马车车厢。
出发慈云观前一日,谢广福就带着李双昊几人在竹林后面叮叮当当地改造车厢,试图让这略显寒酸的车厢看起来更舒适体面些。
但再怎么改造,也比不上那些正经马车厢气派。
谢广福最后叉着腰叹气:“不行了,等这趟从慈云观回来,我说什么也得去找老张哥,定制一个真正舒适的马车车厢!这回保准做得跟个真正的小房车一样!”
转眼便到了四月十八。
五个“皇表弟”换上了谢秋芝特意为他们准备的“淘宝”款长衫。
面料自然是比粗布柔软体面许多,颜色以素雅为主,月白、淡蓝、浅粉、竹青……五人五种色调花样,往那儿一站,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妥妥一个古风男团即视感!
配上他们骨子里带来的那份天家气度,最后一丝乡土气息也荡然无存。
连谢秋芝都看直了眼,她初见这五人时,他们已经被谢锋操练了半个月了,往后的每日里几人也是泥点子粗布衣打扮,加上疲惫的神色和随意绑缚的头发,从气势上就“土”了一截,没成想换上新装、稍作打理后,竟真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!
谢秋芝围着五人转圈圈,马屁跟不要钱似的从她嘴里蹦出来:
“哇!大宸哥这身月白长衫,真是君子如玉!双昊哥这淡蓝色,衬得你越发温润了!三煜哥的浅粉居然也能驾驭得住,风流倜傥!四璟这竹青色,清新又稳重!五琰这云纹素袍,书卷气十足!绝了!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!”
这通夸赞,把五人捧得晕晕乎乎,快找不着北了。
投桃报李,五人也开始对着谢秋芝今日的穿搭吹起了“彩虹屁”。
谢秋芝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宽袖襦裙,裙裾绣着细小的缠枝花纹,清新又雅致。
“秋芝妹妹今日这身,宛如画中仙子!”
“这颜色衬得妹妹气色极好,眼光独到!”
“步履翩跹,罗袜生尘,不外如是!”
谢广福正忙着往改造后的马车厢里摆放垫屁股的长软垫,李月兰则一边笑着看几个年轻人互相吹捧,一边整理竹篮里带去慈云观的“清供”。
她带的清供都是些常见的时令水果,别家有条件的还会亲手蒸些槐花糕、绿豆糕带着去。
这些清供在祭拜完后是可以拿回来自己吃的,桃源村的后山倒是也有几十棵槐树,但槐花早就被手脚更快的婶子媳妇们打去蒸糕了,李月兰只好蒸了拿手的绿豆糕。
“反正都是自己吃,绿豆糕也挺好。”她心想。
看他们彩虹屁吹上了天,李月兰忍不住笑着啰嗦叮嘱:“你们几个,去了娘娘神像前,记住规矩,不能用手指着神像,也不要把屁股对着神龛。还有......”
她拿出几个小布袋,挨个分发:“我给你们准备了点‘零花钱’,一人一份。路上看到喜欢的、新奇的小玩意儿,自己买。但也不能大手大脚全花光了哈,身上好歹留几文钱,到时候点完香捐点功德,别闹了笑话……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369章李月兰给的暖心零花钱!(第2/2页)
这絮絮叨叨的叮嘱,带着寻常人家娘亲对孩子特有的关切与不放心,像一股温热的暖流,猝不及防地涌入了五位皇子的心田。
他们贵为皇子,自小金尊玉贵,何曾缺过银钱?
内务府按时按份例拨给,数额巨大,加上各自母妃的银钱补贴,他们以前花银子也没有特别的感觉。
贴身乳母嬷嬷们伺候得精心,却从不敢、也不会用这种带着烟火气的语气,叮嘱他们“别乱花钱”、“别闹了笑话”。
这种被当成寻常晚辈、自家孩子一样“唠叨”的感觉……好奇妙。
心里头甜滋滋、暖烘烘的,仿佛他们真的就是谢秋芝的亲哥哥,是李月兰的亲侄子、亲儿子一般。
一种从未体验过的、属于“家”的温暖和归属感,将他们轻轻包裹。
李大宸捏着那个橘红色的小布袋,觉得它比任何金元宝都沉甸甸的,他喉头有些发紧,赶紧低下头,掩饰微微泛红的眼眶。
李双昊心里也是酸涩又柔软,第一次觉得,被人管着、被人念叨着,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,他记得以前,他的皇后娘亲似乎从没有这般限制他和四弟花银子,但是他喜欢这种被“唠叨省钱”的感觉。
其他几人也是接过零钱袋子低下了头,那表情很奇怪,想哭,又想笑,别扭极了。
谢秋芝拿到钱袋子开心地扑过去,给了李月兰一个大大的拥抱,声音甜得像蜜:“谢谢娘!你最好了!”
看着谢秋芝自然而亲昵的举动,五个皇表弟眼中都流露出羡慕。
他们也好想上前,像秋芝妹妹那样,毫无顾忌地抱一抱这位给了他们母亲般温暖的婶子。
可是……他们都大了,拥抱,于礼不合。
最终,他们对着李月兰,微微躬身,齐声道:
“多谢婶子!”
这一声感谢,比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讨赏谢恩都要来得真心实意。
在李月兰絮絮叨叨的叮嘱声中,大家陆续上了马车。
今天由谢广福赶车,马车行至谢铁匠家门口停下,谢铁匠正忙着给牛马车站新到的车架打制改装部件,脱不开身。
他老娘年事已高,爬不得山,也不去了,只有王双双挎着一个盖着蓝布的竹篮子,略显羞涩地上了谢家的马车。
车厢里本就坐了七个人,挤挤挨挨,再多坐一个区别也不大。
一边座位挤四个人,勉强也能坐下,但体型最魁梧的李大宸和不太喜欢密闭空间的李双昊主动提出,要去外面和赶车的谢广福并坐。
“广福叔,外面空气好,我们陪您聊天解闷!”
李双昊也笑道:“我就想和您闲聊。”
马车路过村口的牛马侯车站时,只见候车棚下已有几十号妇人和姑娘在排队等候。
她们身上都挎着篮子,里面用布盖着的,不用猜就知道里面是上山点香用的清供。
谢秋芝看到这场景,和李月兰闲聊:“娘,今天等车的人也太多了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