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996小说网】 996xiaoshuo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“再由监中派出教谕、监生,前往各州府筹建官学,名正言顺,谁能非议?如此一来,那些看似不可能之事,不就尽在掌握之中了吗?”
卢韶庆幸自己高瞻远瞩,为他请了孔颖达当族师。
孔颖达虽非长安城里经学第一人,但凭借孔子第三十一世孙这块金字招牌,他稳坐国子监祭酒之位,在长安文坛拥有非凡的话语权。
若能请动他出面,去争夺新设的教育部各个职位,胜算无疑会大增。
“卢兄不妨一试,但我总觉得,那位燕王殿下手段莫测,恐怕不会让我们轻易得手。”崔庆对李想的行事风格越发感到难以捉摸。
“好,我们分头行动。燕王此举,是想刨我们世家的根,陛下嘴上说着要商议,心里恐怕早就准了,诸位切不可再袖手旁观。”
王安与李想的恩怨是陈年旧事,可即便他平日里修养再好,每当提起李想的名字,也总会压不住火气,言语间充满愤恨。
……
大雪纷飞,天寒地冻,观狮山书院内却是一片火热,无数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正在埋头苦读。
贞观十六年的春闱近在眼前。
如今科举出身的进士地位水涨船高,一旦金榜题名,便有机会直接入朝为官,这无疑是条登天之梯。
“许参军,下月春闱,我们书院的应考人数为历年之最。而且这次,无论明经科还是进士科,都有学子具备夺魁的实力,今年的成绩或许能创造书院的新高。”
刘涵陪着许敬宗在书院里巡视,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期待。
所有应考的学子都留在书院,由教谕们领着做最后的温习,以求最佳状态。
“明算、明医两科向来是我们的强项,我不担心。明法科的成绩也一向稳健。我如今最盼望的,就是进士科或明经科能出个状元,好好堵住那些人的嘴,让他们别再说我们观狮山书院的经学院积弱不振!”
许敬宗已将书院视作自己的心血,书院的荣辱与他的前程紧密相连,他自然希望书院蒸蒸日上。
“燕王殿下的高足也参加今年的进士科,我看冲击状元大有希望。”
刘涵说的正是狄仁杰,他报名参考之事在书院内早已不是秘密。
“怀英的才学我自然信得过,但状元之选,实力占一半,运气也要占一半。”许敬宗深知科举的残酷。
“如今朝廷对科考愈发看重,出题审卷也愈发严苛。怀英有这个实力,运气想必也不会差。”
“但愿如此吧。不然经学院的成绩再这么平庸下去,院里的教谕们恐怕都要被别的书院挖走了。”
许敬宗对此忧心忡忡,他知道渭水书院和曲江书院一直盯着观狮山书院的人才,甚至已经从这里挖走过几个教谕。
观狮山书院的地位已是泰山北斗,无人能及。
只要自身根基稳固,不犯疏漏,任凭曲江书院与渭水书院如何奋起直追,终究是难望其项背。
这便是先发之利,一旦确立,便如鸿沟天堑,难以逾越。
然而,许敬宗深知高处不胜寒,安不忘危的道理。
尤其当他得知,朝廷有意在长安城内再设一所大唐师范学院,心头的重压便又添了几分。
兴办教育本是燕王力主之事,届时若是师范学院前来观狮山书院延揽人才,恐怕他连半句推辞的话都说不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