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996小说网】 996xiaoshuo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【拆鱼羹】
粤菜名菜,属于广深区舜德地区传统料理。
以鱼肉为主料,常用鲈鱼,草鱼,胖头鱼...
其中,胖头鱼因为其肉质细嫩鲜滑,鱼腩肥美,熬汤鲜美浓郁,一般被用作首选。
此刻只...
卫言走出通道的时候,脚步很稳,像是踩在某种无形的节拍上。他的灶台前还残留着一点油渍,锅底微微泛黑,那是慢火出沙时留下的痕迹。他没回头看评分屏,也没看其他选手的表情??不是傲慢,而是他已经知道结果了。
番茄炒蛋端上去那一刻,评委席上的三位主评都沉默了三秒。
“这道菜……”谭知风夹起一块浸满汤汁的鸡蛋,轻轻咬下,“它不该出现在这个环节。”
旁边的女评委林婉秋点头:“蛋嫩得像刚从锅里捞出来,但又不散;番茄已经完全出沙,却保留了一丝果酸的清新。这不是十五分钟能做出来的状态。”
第三位评委是来自川南的老厨子周承志,他直接把整盘菜倒进小碗里,用勺子搅了搅,喝了一口汤底。
“你用了两种番茄。”他说。
卫言点头:“粉质偏软的一种用来出沙,水分多的一种切丁提鲜。”
“你还去了皮?”
“十字花刀加火焰炙烤去皮,虽然慢,但能避免表皮焦苦影响口感。”
周承志笑了:“年轻人,你是真不怕时间不够啊。”
直播镜头扫过评分系统,AI正在飞速运算。最终分数跳出时,弹幕炸了。
【9.87!】
【前面最高才9.36!!】
【这哪是比赛?这是降维打击!】
而此时,距离本轮结束还有两分十七秒。
李袁站在隔壁灶台,手里的鸡丁还在腌制。他原本打算做个宫保风味,但现在突然觉得,自己像个在路边摊练手的小学徒。他看着卫言收锅、摆盘、擦灶台的动作,一气呵成得不像真人,更像一段预设好的程序。
“他根本不是在做饭。”李袁喃喃道,“他在……重构规则。”
夏鸣坐在后台监控室,盯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流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。尹盛江站在他身后,端着一杯凉透的茶。
“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?”尹盛江忽然开口,“他不是靠单项突出赢的。他是让每一项都达到了‘刚好最优’的程度。”
夏鸣皱眉:“你是说……他每一步都在计算效率?”
“不止。”尹盛江眯起眼,“他在利用报名人数分布、门类开启顺序、甚至评委口味偏好来调整策略。你看他选的灶台位置??正对主摄像机,背光角度最佳,出镜率天然高12%以上。这不是巧合。”
夏鸣猛地抬头:“你是说……他连镜头都被算进去了?”
“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每次他端菜,导播都会切特写?”尹盛江冷笑,“流量也是资源。在这个时代,谁能拿到更多曝光,谁就在心理战上先赢一步。”
与此同时,第二轮门类即将开启。
电子屏闪烁,新的八扇门缓缓浮现。
【一星?豆腐】【二星?牛肉】【三星?河鲜】【四星?菌菇】【五星?鸭掌】【六星?鲍鱼】【七星?和牛】【隐藏门?未知】
观众席一阵骚动。
“这次难度明显提升了。”有人低声议论,“尤其是四星以上的食材,处理时间至少要十分钟起步。”
钱新站在人群中间,手里捏着报名卡,眉头紧锁。上一轮他用了血开刀法强行提速,勉强拿了第八名,但积分barely过线。他知道,如果再这样下去,第三轮就会被淘汰。
“不能再跟着他们的节奏走了。”他咬牙,“必须打破平衡。”
可怎么破?
就在这时,广播响起。
“请各位选手注意:本轮报名时间为三分钟,倒计时开始。”
人群瞬间躁动起来。
有人冲向低星门,想稳拿积分;有人赌隐藏门奖励翻倍,直奔最后一扇;更多人犹豫不决,在通道口来回踱步。
只有卫言,依旧站在原地。
直到最后三十秒,他才缓缓迈步。
但他没有走向任何一扇亮着的门。
而是停在了**七星?和牛**门前。
全场哗然。
“疯了吧?和牛这种食材,光是解冻就要五分钟!更何况还要调味、煎制、控温、静置……十五分钟根本不够!”
“除非他提前准备好了配方!”
“不可能!所有调料都是现场抽取,温度湿度都有监控!”
直播间弹幕刷成一片红色。
【卫言你要干嘛?!】
【这是自杀式选择啊!!】
【难道他又发现了什么漏洞?】
夏鸣死死盯着屏幕,心跳加速。
“他不会真的以为自己能在十五分钟内做出完美的和牛料理吧?那可是‘华6级’认证厨师都未必敢轻易挑战的项目!”
尹盛江却笑了:“你不明白……他从来就没打算做‘完美’的和牛。”
“那他想做什么?”
“他想做的,是**刚好够格**的和牛。”
话音未落,卫言已刷卡入场。
门内,一块标准A5级和牛静静躺在操作台上,表面覆盖着细腻雪花纹路。旁边摆放着盐、黑胡椒、黄油、迷迭香??基础西餐煎肉标配。
卫言看了一眼时间:14:58。
他没急着动手,反而先打开抽屉,取出一把极薄的slicer刀,试了试锋利度,然后放在一边。
接着,他将和牛放入低温水中浸泡,同时点燃炉灶,预热铸铁锅。
“他在做什么?”李袁瞪大眼睛,“这时候还泡水?那会流失血水的!”
但熟悉分子料理的人立刻反应过来。
“等等……那是**逆向解冻法**!用水温和渗透压控制解冻速度,既能快速升温又不破坏肌理!”
果然,不到两分钟,和牛表面已恢复柔软弹性。
卫言将其取出,用厨房纸轻轻吸干水分,撒上粗盐与现磨黑胡椒,手法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的脸颊。
随后,铸铁锅冒烟,他放入一小块黄油,待其融化并微微焦化时,果断下肉。
滋啦??
高温与脂肪碰撞的声音响彻全场。
卫言一手持夹,一手握铲,全程未曾翻动。五分钟后,他改用中小火,加入迷迭香与蒜瓣,盖上锡纸,开始低温慢煎。
“七分熟。”他自语,“内部温度控制在55c±0.5。”
这时,距离报名截止只剩十秒。
一道身影猛然冲入七星门。
是钱新。
他喘着气,脸色发白:“我……我要参赛。”
系统提示音响起:【参赛人数变更,当前为2人。】
钱新走到另一侧灶台,看到卫言的操作流程,瞳孔骤缩。
“他竟然用低温慢煮结合高温封边?!”他几乎失声叫出,“这种做法通常需要二十分钟以上!”
但他很快意识到不对劲。
卫言的锅根本没持续加热。
相反,他在封边后立刻关火,利用余温继续焖制。
“他压根就没打算全程烹饪!”钱新恍然大悟,“他是算准了余热传导曲线,让肉在最后几分钟自动达到理想熟度!”
这是一种极其精密的时间博弈。
就像走钢丝,差一秒都会导致失败。
而卫言,正站在那根看不见的线上,稳步前行。
时间一分一秒流逝。
第十二分钟,卫言打开锡纸,检查肉质。表面金黄酥脆,边缘微焦,香气扑鼻。
他迅速翻面,再焖三十秒,随即起锅。
静置九十秒后,切片装盘。
每一片厚度均匀,中心呈玫瑰粉色,油脂如星河般蔓延。
他甚至挤了一点柠檬汁,点缀几片生菜叶,完成摆盘。
提交倒计时:00:07。
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仿佛演练过千百遍。
当评委接过菜品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第一口咬下,谭知风闭上了眼睛。
“外焦里嫩,汁水丰盈……但这不是重点。”他睁开眼,“重点是,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做到了温度控制的极致。这不是技术,是……预判。”
林婉秋尝了一口:“调味极简,却放大了食材本味。而且……我没尝到一丝腥气或杂味。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
卫言淡淡道:“选用当天屠宰、冷链直达的和牛,减少氧化时间;腌制时不加酱油或其他液体调料,避免水分干扰;煎制时用黄油而非普通油,增加香气层次的同时帮助锁汁。”
周承志则盯着切面看了许久,忽然问:“你是不是……提前计算过这块肉的热传导系数?”
卫言没有否认:“每种食材都有它的物理属性。只要参数明确,就能模拟出最佳加热路径。”
全场寂静。
这不是人能做到的事。
这是AI才会干的事。
评分出炉:**9.73**
全场最高。
而钱新,因时间不足未能完成静置步骤,肉质偏硬,仅得8.12。
差距悬殊。
直播间沸腾。
【卫言到底是什么怪物?!】
【他是不是偷偷带了计算器进场?!】
【我现在开始怀疑人生了……】
后台,夏鸣猛地站起身。
“他不是在参加比赛。”他声音发颤,“他是在用比赛验证一套算法。”
尹盛江点头:“你以为‘新厨争霸赛’是选拔厨师?不,对他来说,这只是一组可优化的变量集合。选手数量、门类权重、评分机制、观众反馈……全都被他纳入了决策模型。”
“所以他才能每次都选到收益最大化的路径。”
“没错。”尹盛江望向赛场中央那个平静收拾工具的年轻人,“他在用厨艺做数学题。”
此时,第三轮报名即将开始。
大屏幕显示:【本轮将首次启用‘双门联动机制’,选择相邻星级的两个门类可触发额外加分项。】
众人哗然。
这意味着策略变得更加复杂。
有人已经开始讨论组合方案:“一二星联动稳妥,三四星风险适中,五六星搏高分……”
但没人注意到,卫言的目光始终停留在**隐藏门**上。
那里漆黑一片,没有任何提示。
“你知道吗?”他对身旁的钱新说,“有时候,最大的风险,反而是最安全的选择。”
钱新愣住:“你什么意思?”
卫言笑了笑:“我在想,如果我能猜中隐藏门的内容,会不会……直接锁定总冠军?”
钱新心头一震。
他忽然意识到,眼前这个人,早已不在和他们同一个维度竞争了。
他不是在比谁做得更好。
他是在重新定义“好”的标准。
而此刻,全国两千三百万在线观众中,有一个人正死死盯着屏幕,手中握着一份文件。
文件标题写着:《关于引进海外顶级分子料理团队的可行性报告》。
落款单位:**京华集团?餐饮事业部**。
那人拨通电话,声音低沉而兴奋:“马上联系法律部,启动紧急签约预案。我要亲自见这个人。”
与此同时,远在西南山区的一间老旧厨房里,一位白发老者放下遥控器,轻叹一声。
“三十年了……终于有人走到了这条路的起点。”
他拿起一张泛黄的照片,上面是一个年轻厨师站在灶台前微笑的模样。
背面写着一行字:
**“真正的厨艺,是从打破规则开始的。”**
而在赛场之外,城市的某个角落,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门口挂起了新招牌。
红底金字,四个大字:
**“卫言私厨”**。
开业时间:明日午时。
没人知道是谁挂的。
但第二天清晨,店门口已排起长队。
人们都说,昨晚梦见了一个做饭的男人。
他不用猛火,不靠秘方,甚至连表情都没有。
但他做的菜,让人吃了就想哭。
有人说那是乡愁。
有人说那是遗憾。
可只有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:
“因为他做的不是饭。”
“是他懂你。”